0755-2357 4326
191 2833 8135
拉伸試驗是材料力學領域的常見實驗之一,用于測試材料在拉伸過程中的力學性能和變形特征。一般來說,拉伸試驗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彈性變形階段、屈服階段、強化階段、縮頸階段。
(1)彈性階段:這一階段試樣的變形完全是彈性的,全部卸去荷載后,試樣將恢復其原長。此階段內可以測定材料的彈性模量E。
(2)屈服階段:試樣的伸長量急劇地增加,而萬能試驗機上的荷載讀數(shù)卻在很小范圍內波動。如果略去這種荷載讀數(shù)的微小波動不計,這一階段在拉伸圖上可用水平線段來表示。若試樣經過拋光,則在試樣表面將看到大約與軸線成45°方向的條紋,稱為滑移線。
(3)強化階段:試樣經過屈服階段后,若要使其繼續(xù)伸長,由于材料在塑性變形過程中不斷強化,故試樣中抗力不斷增長。
(4)頸縮階段和斷裂階段,試樣伸長到一定程度后,荷載讀數(shù)反而逐漸降低。
材料拉伸試驗怎么做?
試驗步驟:
1、檢驗原材進場合格證、名稱、牌號。
2、試樣尺寸的測量(直徑d),精確至0.01mm。
3、 試樣原始標距,為測定伸長率,在材料縱肋上每5mm打一標記。
4、根據(jù)材料原材直徑更換合適的夾具。
5、開動電源啟動萬能試驗機,根據(jù)材料長度調整上下夾具的距離。并夾穩(wěn)材料關閉防護網。
6、關閉回油閥,打開進油閥,調整拉伸速率使機器開始運轉并觀察顯示器。
7、 指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。
8、拉至材料斷裂,完成拉伸試驗整個過程。
9、 取下試驗完成后的樣品,關閉試驗儀器,取下試驗夾具。
10、記錄屈服荷載Fel和最大荷載Fm。
11、斷后伸長率的測定。將斷裂后的材料在斷裂處對齊,盡量使標記所在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,以斷裂處為中心點,向兩邊各數(shù)1/2原標距長度所對應的標記格數(shù)(原標距為LO=5d),量測斷后標距的實際長度L,精確到0.25mm。